在食品饮料研发与工业化转化过程中,果汁乳品中试生产线作为连接实验室小试与规模化生产的设备,承担着配方验证、工艺优化、设备选型与样品制备的关键任务。其正确使用不仅能高效产出符合市场预期的试制产品,更能为量产提供可靠数据支撑。掌握果汁乳品中试生产线科学、规范的操作流程,是确保连接畅通、研发成功的核心。

第一步:生产前准备与系统检查
启动前,检查整线各单元:确认水、电、蒸汽、压缩空气等动力供应正常。检查CIP清洗系统(就地清洗)管路畅通,清洗液(酸、碱)充足。逐一检查原料罐、均质机、UHT杀菌机、灌装机等设备状态,确认无异物残留、密封完好、仪表归零。穿戴洁净工作服,执行人员消毒程序。
第二步:CIP清洗与SIP灭菌(关键卫生控制)
所有接触物料的管路、罐体、设备必须执行CIP清洗:依次进行水冲、碱洗(50-60℃,1-2%NaOH)、水冲、酸洗(1-2%硝酸)、最终水冲,确保无蛋白、脂肪残留。对于乳品或需无菌灌装的果汁,还需进行SIP灭菌(蒸汽就地灭菌),将系统加热至121℃并维持15-30分钟,确保微生物指标达标。记录清洗与灭菌参数。
第三步:原料准备与投料
按配方精确称量果汁原浆、白砂糖、稳定剂、乳粉、水等原料。溶解稳定剂时需充分水化(如使用高速剪切机)。将原料依次泵入调配罐,开启搅拌,确保混合均匀。对于乳品,注意乳粉的预混与溶解温度控制,防止结块。
第四步:工艺单元操作与参数控制
均质:开启均质机,设定压力(果汁常为20-30MPa,乳品为15-25MPa+5-10MPa二级),防止脂肪上浮或颗粒聚集;
UHT杀菌:设定杀菌温度(如135℃/5s)与保持时间,确保商业无菌;
冷却:通过板式换热器快速降温至灌装温度(如25℃);
无菌灌装:在百级洁净环境下,调整灌装量,确保封口严密。
第五步:在线检测与取样分析
在关键节点(如调配后、杀菌后、灌装前)取样,检测pH、糖度(°Brix)、酸度、微生物等指标,确保工艺稳定。记录各设备运行参数(温度、压力、流量),形成完整工艺日志。
第六步:生产结束与清洗复位
生产完成后,立即执行CIP清洗程序,防止物料残留变质。拆卸过滤器、灌装头等部件进行手工刷洗。排空系统积水,保持干燥。关闭所有电源与阀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