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乳品、饮料、生物制药等领域的研发与小试生产中,实验室管式超高温杀菌机是确保产品微生物安全、延长保质期的核心设备。它通过在短时间内将物料加热至135–150℃,并迅速冷却,实现商业无菌,同时大限度保留营养与风味。为保障杀菌效果与操作安全,实验室管式超高温杀菌机必须遵循规范的操作流程。

1、系统预杀菌(SIP)
关闭物料进出阀,开启水或蒸汽循环。启动水泵,使水在系统内循环,排出空气。逐步升温至121℃以上,保持15–30分钟,对杀菌段、保温管、冷却段及管路进行在线灭菌,确保系统内部无菌状态。灭菌完成后,用无菌水冲洗降温至工艺温度。
2、进料与参数设定
将物料管道连接至料桶,开启进料泵。在控制面板上设定关键工艺参数:
杀菌温度:通常135–150℃(根据产品要求)。
保温时间:一般2–5秒(由保温管长度和流速决定)。
流量控制:调节柱塞泵或齿轮泵转速,确保物料在高温区停留时间准确。
冷却温度:设定出料温度(如4–30℃)。
3、启动杀菌循环
确认无菌水已排尽,切换至物料循环。启动进料泵,物料进入预热段,经蒸汽直接或间接加热至目标温度,进入保温管完成杀菌,再经冷却段迅速降温。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控各点温度,确保杀菌强度(F0值)达标。
4、运行监控与取样
全程观察压力、温度、流量是否稳定,有无异常报警。在稳定运行后,于无菌条件下取样,进行微生物检测与理化分析,验证杀菌效果。避免频繁启停,防止热冲击损伤设备。
5、停机与清洗(CIP)
处理完毕后,先用清水冲洗系统,排空物料。然后进行在线清洗,使用碱液(如1–2% NaOH)循环清洗,去除蛋白质与脂肪残留;再用酸液(如1%硝酸)去除矿物质沉积;用无菌水冲洗至中性。清洗后可排空或充入消毒液保存。